近日,數字人民幣紅包登上熱搜。單個金額200元、數量總計5萬個的紅包發放活動極具吸引力,引來逾190萬人參與搖號,中簽率約2.6%。這場由深圳官方組織的面向在深個人的千萬紅包福利活動,是數字人民幣首次面向普通民眾大范圍測試。
央行數字人民幣研發中,作為可選技術路線的區塊鏈地位重要。最近一年里,包括央行在內的多個部委各司其職,都在挖掘區塊鏈潛力。如國家發改委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人社部推出兩個區塊鏈新職業等。地方政府也“無問西東”,搶占科技新賽道。20余個省級行政區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區塊鏈,更是有多達兩位數的省市出臺專項扶持政策。
可以說,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年中,區塊鏈行業的最大機遇莫過于政策環境的極大改善。政策是最大的資源,也是最好的紅利。
對于政策機遇,敏于捕捉者才能先人一步。區塊鏈從業者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扶持政策的疊加效應,提升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化落地成果,促進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充分發揮區塊鏈對于數字經濟的助推器作用。
按下數字經濟“快進鍵”
區塊鏈得部委青眼相加
數字人民幣、新基建、新職業......今年我國數字經濟社會建設的幾件大事都繞不開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區塊鏈技術在各大部委眼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以獨有技術優勢逐漸變革各行各業,正在從整體上帶來數字經濟的新風貌。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建設也給區塊鏈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央行數字人民幣給區塊鏈帶來了“新內涵”。脫胎于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曾飽受幣圈ICO、割韭菜等負面形象的影響,數字人民幣的出現改善了區塊鏈的形象。數字人民幣不僅在開發過程中借鑒了區塊鏈技術及思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資產更是加速了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并且在推出后區塊鏈技術更有望再放異彩。數字人民幣秉承技術中立原則,不預設技術路線,從央行角度而言,無論是區塊鏈還是集中賬戶體系,央行均可適應。
而放眼至全球,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撰文中指出,當前各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實驗進展迅速,內容已涉及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交易性能、身份認證、券款對付、款款對付等廣泛議題。
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賦予了區塊鏈“新角色”。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在線新聞發布會,正式明確“新基建”范圍。區塊鏈技術連同5G、人工智能等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新角色,被納入“新基建”范圍內。彼時,對于“新基建”中區塊鏈產業前景,人民網給出了頗為樂觀的預測:2025年區塊鏈產業規模達389億元。
人社部新職業的發布意味著區塊鏈迎來了“新工種”。7月初,人社部公布9個新職業,兩個區塊鏈新職業“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列。人社部認為,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用”基礎,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對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及應用操作人員的需求將越來越多。兩個區塊鏈新職業由中國電子商會區塊鏈專委會推動設立,該專委會秘書長李銀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專委會牽頭組織的“區塊鏈應用操作員”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制工作已正式開始,“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是技術與產業的橋梁,能夠促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證監會的新四板試點則為區塊鏈提供了“新場景”。此外,同在7月初,證監會發文同意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等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據了解,目前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已成功實現連通證監會監管區塊鏈,進一步推進了新四板市場的區塊鏈建設。
對于區塊鏈未來是否有望應用到A股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白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技術的準入,A股市場有著嚴格的要求。A股市場對于技術運行的安全持一種“零容忍”的態度。區塊鏈的引入,和“零容忍”之間會產生怎樣的互動,需要進一步觀察。
“政府工作報告+專項政策”
地方政府扶持區塊鏈連出實招
不僅是各大部委,地方政府也在搶占數字經濟新高地。這條賽道上,不管是東部沿海發達省市還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都在奮力前行,搶占區塊鏈先發優勢,以期如早期布局互聯網般實現跨越式發展。
“區塊鏈技術對于帶動地區數字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陀螺研究院院長、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副會長余維仁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區塊鏈技術特有的數據分享方式,涉及到了數據要素的確權、流通與使用,有助于量化地區發展成果,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區塊鏈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可帶動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推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促進地區工業生產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全國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區已將區塊鏈列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中。《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已有25個省市自治區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及區塊鏈。區塊鏈在東西部地區承擔的角色定位差異更為鮮明。
今年,東部地區更多強調區塊鏈技術的基礎研發與原始創新。相關地方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北京市提出,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5G、半導體、新能源、車聯網、區塊鏈等領域,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協作和聯合攻關。江蘇省提出,著力培育壯大“三新”經濟,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福建省提出,實施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專項行動。中西部地區更多傾向于區塊鏈的產業帶動作用,加速地方經濟發展。比如,陜西省提出,要探索“區塊鏈+產業”應用示范;四川省提出,搶占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網絡應用和超高清視頻等產業高地;海南省提出,做特做強海南生態軟件園等重點園區,重點發展游戲出口、智能物聯、區塊鏈、數字貿易、金融科技等數字經濟產業。
區塊鏈專項政策的密集出臺,才能使地方區塊鏈的頂層設計落至實處。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至少有15個省市級地區出臺區塊鏈專項政策,其中有湖南省、湖南省長沙市、廣東省廣州市、浙江省寧波市、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六地相繼推出了更為具體的區塊鏈三年或六年發展規劃。
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9年上半年區塊鏈政策總體趨勢良好,但在統計的27項涉及區塊鏈的政策中,僅有福州市出臺了區塊鏈發展專項政策,其他各地方政府均為區塊鏈相關政策文件。
相較于去年,今年的情況已大為改觀。統觀今年區塊鏈專項政策,從目標來看,北京市明顯定位更高,要求到2022年初步建成四個區塊鏈“高地”,即區塊鏈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范高地、產業發展高地、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區塊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北京方案”;從力度而言,湖南省更勝一籌。不僅湖南省和下轄長沙市均提出區塊鏈發展三年規劃,《湖南省區塊鏈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年)》也已獲湖南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此外,近期《婁底市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也正式發布。
對此,婁底市區塊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執行副主任謝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規劃的提出將為婁底市通過發展區塊鏈產業進一步接收數字經濟紅利,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重塑社會信任起到指導性作用。”
政策先行帶來產業機遇
落地效果更需高度關注
一年來,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各類區塊鏈扶持政策不吝推出,釋放出濃濃的政策善意。有別于往年“原則多細則少、門檻多實惠少”,這一年來的政策即顧“量”又保“質”,落地可操作性頗強。
“整體上看,各地在指定相關扶持政策時,會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和差異化特征,圍繞區塊鏈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產業發展、要素配套等方面進行系統性布局。因此未來中國區塊鏈的發展并不會局限在經濟發達省份,而是根據各地區的條件優化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塊鏈產業經濟布局。”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于佳寧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
對于不同地區,區塊鏈技術既可錦上添花,也可雪中送炭,主要是它在數據要素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數據要素作為各個省市的普惠性資源,具有巨大的挖掘潛力。”于佳寧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使其價值得到爆發式增長。如今,數據成為生產要素,數據要素交易場景與區塊鏈是天作之合,區塊鏈天然具有確權優勢,可以助力之前沒有確權定價的要素資源進入市場釋放經濟價值,解決數據要素痛點,深度挖掘數據要素的價值潛力。
政府部門前期的政策引導固然重要,不過后續的政策落地更為關鍵。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扶持區塊鏈產業做大做強,不僅要在政策上“扶上馬”,還得在服務上“送一程”,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
關于政策出臺、落地與行業之間的關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區塊鏈創新團隊負責人、高級工程師相里朋以“窗路”說法對《證券日報》記者形象地比喻到,“各地區塊鏈扶持政策的出臺,對于從事區塊鏈行業的企業,已打開了一扇窗,配套而來的政策落地、生態培育、項目示范、人才配套等,對于行業能否打通一條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政府應如何來確保政策順利落地,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市場層面,今年區塊鏈產業投資將側重于為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尋找更多的商業場景應用,這部分是屬于商業領域,政府不宜過多涉足和干預,同時也要防范不良企業借此騙補,浪費寶貴的地方財政資源。在政府層面,區塊鏈已經在存證、審批方面有了成熟應用,但整體進展不是特別明顯,可以加強區塊鏈在政府工作數字化方面的推廣。”
本報記者 邢萌